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专栏 > 正文

廖鑫晨:(投资心理)我为什么当时要那么贪呢?

作者: 无名 2019-04-08 10:32:23 1841 0

1.jpg

  跟很多人聊到投资的时候,常听到他们说一句话,”当时我太贪了……”,"如果当时没那么贪就好了……"

  我以前也很认同这样的说法,"不能太贪'‘。但后来仔细一琢磨,也不对啊,到底多贪算太贪呢?想賺钱算不算贪?如果想賺钱就算贪,那我不要去投资了我直接去做慈善,把钱捐掉就好了嘛!

  如果想賺钱不算"太贪”,那想賺多少叫"太贪"呢?賺5%,赚10%,赚100%?到底是多少呢?想来想去,我发现根本没有标准。

  如果賺得多算太贪,那怎么解释投资腾讯的Naspers呢?它賺了5000倍。另一投资腾讯的风投IDG只賺了几十倍就跑了,这是一个不贫的好投资者吧。我仔细想了一下,喜欢后悔自己当时"太贪”的投资人,在另一个场合也是后悔自己太胆小"的投资人。

 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买XXX賺了20倍,当时还是太胆小,只投了5万块,如果我那时候卖了房子梭上100万,现在就财务自由了...",所以后悔自己当初太胆小或者太贪婪的人,他是没有什么标准的,他的唯一标准就是賺钱了还是亏钱了。如果当时是賺钱的,就后悔自己当时投的钱不够多,太胆小;如果当时是没有早点跑掉,锁住利润,他就说自己太贪心了。

  顺着这个思路思索下去。我体会到这种后悔后面隐藏的东西,那就是对自己的道德审判。

  从心理学上可以解释这种心理现象,一般是童年时,父母灌输给子女"乖”的理念,你听爸妈的话,做个"好孩子",爸妈就奖励你;否则你不听话,不乖,就要惩罚你。

  《圣经•旧约》里说,地上的人作恶很多,贪婪、淫荡,神很生气,发大水把人都淹死了。也是一样的思路。你不听我的话,做"不善良的人”,于是我就惩罚你。

  2018年身边很多玩币的朋友都弓光了底據。很多人懊恼地说:M当初我要是当时不贪心,在高点清仓就好了真的这样吗?事情过后讲一些聪明话都是很容易的。打德州扑克的时候,我摸了一手小牌,57,我把它弃掉了。随后翻牌面发出了468。哎呀,我刚才这把手扔職好了,现在已经做成天顺。

  打牌时候,这种事后懊悔是家常便饭。问题在于谁也不能预知未来。在你拿到这手57的时候,你现在就要判断是否要玩这把牌,决策无疑是不要玩这把牌,它太小了。当然如果考虑你玩牌时的特殊位置,或者底池賠率,或者平衡手牌范围、调整形象的考虑,可以有不同的决策。

  在币圏有个著名的投资基金,叫Pentera Capital。在2018年10月的时候,这只基金已经亏损了70%,这几个月行情又跌了许多,估计亏损就更大了。同样是这只基金,在2017年曾经创下盈利20000%(200倍)成绩。

  盈亏同源,2017年帮助Pentera赚钱的策略,成为了导致它在2018年亏钱的策略。曾经丹华资本首席科学家张首晟教授跳楼了。一般说是他有抑郁症,也有人说他的基金投资了很多区块链项目,亏损了几十亿美金,投资人要起诉他,FBI也找他麻烦。

  很多人觉得自己"原本"可以逃过一劫,我当时太贪婪了,当时牛市到顶的信号多明显啊......我只需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,我就可以逃顶成功,现在我就有一千万,现在我就有一个亿……

  许多韭菜做这种事后诸葛亮似的总结。事情过后总结自己,做出改进是好的。但是也不需要过于事后渚葛亮了。你冷静下来想一想,张首晟教授不聪明吗?In math we trust。张敦授是很聪明的。当然他事情太多,估计沒什么时间亲自打理投资。还有Pentara基金,币圈的头部基金,全球排名前三。人家在食物链的位置靠前不靠前,人家的护城河厚不厚,人家的专家经验多不多?你凭什么可以比这些人更优秀呢?在投资圈有个老段子,90%的德国出租车司机认为自己比一半以上的同行技术好。这怎么可能呢?显然不是真的。

  这个叫"过度自信"偏差。

  (未完待续)

  我是廖鑫晨,主流货币分析师,财经时评人,特约评论员官微:jimy38468,公众号:廖鑫晨。BTC、ETH等主流币分析加笔者进行咨询了解,短期行情波幅较慢,短线利润把握需实时进行指导,欢迎前来相互交流学习。
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发表评论:

  • 评分:
  • 回到顶部